基础教育:美国数学教育再思考

Wednesday, 19 February 2014 15:42 Edit by  Published in 基础教育

美国人长期以来对数学爱恨交加。他们对《雨人(Rain Man)》电影中的数学天才津津乐道,对网络公司的成功沾沾自喜。

他们又看不起这些与数字打交道的人,他们认为这种得之不易的技能在今天这个社会中缺乏吸引力,感叹"数学太难。"就是在这样的舆论向导下,作为教育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美国数学的基础教育与其他科目相比日渐衰落。首先,师资力量凋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之前,除了服务业,教师和图书管理员是女性唯一可选高尚职业,所以为了获得这样的工作岗位,人们(特别是妇女们)不得不拼命钻研学科内容,希望自己能在业务水平上胜过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那时的教师的业务水平都很高。而现在,女性里的尖子有了更多的选择,从事各种职业,教师不再是唯一的选项,因此教师的数量大大减少。

第二,现有的教师资质参差不齐。在一个新设立的测试中,美国预备数学教师与其他15个国家的预备数学教师竞技。结果,来自美国的预备数学教师在测试中的平均成绩仅为C。同时,在课程讲解环节,其他各国的预备中学数学教师中,平均有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百选择了像线性代数和微积分这样的高级课程,然而在美国的预备中学教师只有百分之五十至六十。

第三,多次教育改革使得数学教学体系愈加松散。上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教育也强调训练,跟中国欧洲一样,但是经过几次改革后,以兴趣为主,严格训练一去不复返。也是从那时开始,美国的高校,研究机构开始被外来移民占领。所以,在美国,数学学习完全依赖学校教育,对于数学天才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99% 的学生就是死路一条,他们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基本概念不清,缺乏基本训练。

2011年有个数学网站(“北京数学”,BeijingMath.com)应景而出。她针对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特色,以中国国内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为蓝本,结合美国情景教学的特点,将中国数学教育的严谨化和系统化融入到实际生活运用中,通过合理的习题量及练习时间,让学生逐渐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构架。帮助学生打破基本概念不清,知识前后不能连贯的僵局。同时,随题目附注的解析,也能在第一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避免问题堆积的窘况。

美国数学教育又一次走到了革新的路口,北京数学所提供的范例某程度上为美国数学教育改革提出一种选择也未可知。

Hunter


新闻从业应该尽力在你的所有新闻报道中保持不偏不倚。在一些问题上,不偏不倚的原则更重要,你需要更主动地寻找和衡量一系列看法。摘自BBC新闻学院